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8节(1 / 2)





  谢崇躬身行礼,将字条递到桌案上,俊美面庞不带一丝波动,沉声道,“陛下,这是郑临韬留下的遗书,凭空失窃的八十万两税银,就藏在现任岳州知府的私库中,此人是户部尚书的心腹。”

  现如今国库空虚,明仁帝不忍增加赋税,加重百姓肩上的担子,税银一减再减,几年才有八十万两,岂料还没等归入国库便凭空消失,他怎能不怒?

  “穆承,你即刻派人赶往岳州,将税银押送回朝,万不能让旁人插手!”

  对于圣上的吩咐,谢崇自然不会拒绝,他点头应声,“臣亲自赶赴岳州,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。”

  话落,他突然跪倒在地,“臣有一事相求,还望陛下允准。”

  明仁帝本性宽和,对忠心的属下更是包容,自打谢崇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,从未主动求过他,此刻突然开口,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?

  “穆承但说无妨。”

  “臣想迎娶一位姑娘,她人品端方,性情良善,无一处不好,只是......”

  “只是什么?”明仁帝好奇的催促。

  “只是她曾经和离过,还育有一子,臣怕她嫁入谢府后会受委屈,便希望陛下赐婚,全了臣的心意。”

  明仁帝也年轻过,谢崇提到那名女子时,向来漠然的面庞上透出浓浓欢喜,这份情意根本无法掩饰。

  就算那妇人和离过又如何?谢崇都不在乎,他还不如成人之美,促成这桩好姻缘。

  “等穆承从岳州归来,便到御书房领赐婚的旨意。”明仁帝大手一挥,已经同意了此事。

  谢崇大喜过望,薄唇不住上扬,连连拜谢。从御书房离开后,他片刻都不曾耽搁,派刘百户去香铺送了信,然后带着人快马加鞭的往岳州府赶去。

  坐在香铺中,周清手里拿着信笺,不由低低叹了一声。以前她觉得和离后,下半辈子都不会改嫁,能将铮儿平安养大便足够了,但谢崇才刚离开京城,她心底就升起了浓浓思念,还真是世事难料。

  *

  郑临韬留下的那封遗书,其中提及了户部尚书做下的恶事,如今税银尚未寻到,明仁帝不愿打草惊蛇,便没有声张,打算等谢崇回来,再处置宁家人。

  但宁成风浸淫官场多年,见指挥使亲去岳州,已经察觉到不妙,便递了折子乞骸骨。

  在明仁帝登基前,宁成风是他的伴读,深知陛下心软,这才为自己谋一条活路。

  圣上到底还念着旧情,思量数日后,便允准了此事。自此,宁成风再也不是位高权重的户部尚书,成了一介平民,宁家上下一百余口,都被赶出了富丽堂皇的宁府。

  宁玉芜根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,一天以前她还是无比风光的大小姐,但睡醒之后,宁家竟已经败落了,不止被赶出了住了几十年的老宅,余下的积蓄也不多,只能租赁一座二进的小院儿,连仆役都养不起。

  她无法想象自己要亲手洗衣做饭,也不能接受下半辈子嫁给粗鄙不堪的平头百姓,她费心费力的为齐王谋划,就是为了权势,为了能一步登天,现在全都化为泡影。

  愣愣地坐在院子里,宁玉芜面颊苍白如纸,嘴唇也失了血色,宁夫人看到女儿这副模样,不住用帕子擦拭眼泪,口中喃喃,“我这是造了什么孽,临老临老竟会落到此种境地,当初若玉芜嫁入谢府,眼下还能寻到出路,不如你去求求王爷,让他帮帮咱们?”

  宁成风虽说是主动辞官,但他前脚走,后脚就有侍卫来宁府抄家,到底是什么回事,明眼人看的一清二楚。

  因此,所有人都恨不得跟宁家划清界限,她就算主动找到齐王,也不会有任何结果。

  不过侯氏是她的亲姨母,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亲戚受苦受难,宁玉芜眼神闪烁,冲着母亲道,“您先别哭,咱们去谢府一趟,请姨母帮忙,说不准事情还能有转机。”

  宁夫人转念一想,也觉得女儿言之有理,她志得意满的瞥了一眼站在墙角的妾室,擦干眼泪,与宁玉芜一同出了门子,往谢府的方向赶去。

  身为宁家嫡出的小姐,宁玉芜往日出行,定是香车宝马,决计不肯徒步赶路,但现下家中困顿非常,若是不能开源的话,那些银钱迟早会坐吃山空,必须俭省着些,不能有丝毫浪费。

  越想心里越是堵得慌,她忍不住抱怨,“母亲,既然府里的丫鬟奴才都遣散了,那些妾室留着又有何用?没产下子嗣的,直接发卖了便是,有儿有女的便让她们自寻出路,也好过拖累了咱们。”

  宁夫人有些犹豫,“话虽是这个道理,但若是真将人卖到人牙子手中,是不是太过心狠了?”

  “有什么心狠的?如今您早就不是养尊处优的宁夫人了,何必再为那些妾室姨娘着想?人各有命,能活着是本事,活不下来也怨不得旁人,她们一个个模样也生的不错,卖出去的话,咱们也能赚上一笔。”宁玉芜对自己的谋划十分满意,不过心念一转,思及自己为了蝇头小利就这样算计,她脸色漆黑一片,说不出的阴郁。

  侯氏本在院中歇着,听到丫鬟的通报声,她面露诧异。

  宁成风乞骸骨的事情,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,宁家也变得十分落魄,此刻那对母女主动上门,不会是为了打秋风吧?

  “请宁夫人宁小姐进来。”到底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姐姐,侯氏还没有那么心狠,将人拒之门外。

  宁家母女刚一落座,宁夫人的眼泪便止不住了,她拉着侯氏的手,浑身都在发抖。

  “妹妹,宁家现在已经落得山穷水尽的境地,你是玉芜的亲姨母,能不能帮她一把,促成玉芜跟指挥使的亲事,这样一来,我死也瞑目了。”

  之前侯氏看重的是宁玉芜的嫁妆,但此刻宁家都被抄家了,半点嫁妆也剩不下,就算她嫁进谢府,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。

  宁夫人对自己亲妹妹的性子十分了解,她眼神连闪,压低了声音劝说,“谢崇虽是妹妹的侄儿,但这人从小养在镇抚司,与你并不算亲近,若他能娶了玉芜,你二人一条心,日子肯定能过的无比舒坦。”

  听到这话,侯氏不由有些心动,陛下赏赐的珍宝全都放在库房中,她身为婶娘不好取用,但要是玉芜嫁过来的话,想要拿出多少财帛都不算难。

  “崇儿性子冷,根本不会听我吩咐,此事我怕是做不了主。”侯氏轻轻摇头。

  “妹妹难道忘了?妹夫深受皇恩,去世前陛下还赏赐了一块令牌,你可以凭此面圣,届时将婚事提一嘴,凭妹夫的功劳,陛下怎会不应?”

  来谢府的路上,母女两个早就商量好了,就算谢崇势大,不将侯氏放在眼里,但他却不能违抗明仁帝的旨意,只要圣上赐婚,此事就再无转圜之机。

  谢崇带着媒人去了周家,根本瞒不过侯氏,比起那个和离过的狐媚子,还是宁玉芜更顺眼,就算她心机深,到底也是自己的亲外甥女,不会生出背叛之心。如此看来,面圣请旨倒是最好的法子。

  侯氏犹豫再三,最后还是同意了此事,她拿了二百两银票,交给宁家母女,又亲自将人送到庭院门口,等人走后,立即沐浴更衣,怀里揣着陛下赏赐的令牌,坐马车去了宫门口,由内侍引着,直接到了御书房。

  这会儿明仁帝正在批阅奏折,李公公快步走上前,点头哈腰道,“陛下,谢夫人求见。”

  “谢夫人,哪个谢夫人?”帝王日理万机,自然记不住内宅女眷,还是李公公解释一番,他才想起侯氏这么个人。

  “她怎么来了?”明仁帝放下朱笔,眼底流露出丝丝疑惑,“将人带进来。”

  侯氏这还是头一回入宫面圣,她心中万分忐忑,走路时双腿都在打摆子,待站在堂中后,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冲着陛下行礼问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