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夫君每天都想杀我第16节(1 / 2)





  孟子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?好像是学而不思则忘,思而不学则呆【注1】,这句话以前女夫子在族学的课堂上常在她耳旁絮叨,絮叨的沈曦耳朵都起茧子了,至于意思嘛,她猜应该是,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忘记,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变得呆傻!

  所以说,人必须得边学习边思考,她以后要多读书,多思考,这样就不会被人骗的团团转了。

  想着,沈曦就翻开了《孙子兵法》第一篇计篇。

  第一句便是“孙子曰: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【注2】

  下面写着徐述的批注“战争是国家大事……”,沈曦扫了一眼就赶紧收回来。

  孟老先生都说了,要思考,她不能拾人牙慧。

  于是沈曦皱着眉头苦思……嗯,意思她好像能明白,不就是说兵很重要的意思嘛,这难道还用他说吗,连她都知道!

  又接着往下看。

  “故经之以五事,校之以计……”

  唉呀,这段好长,看着都头疼,她先休息一会儿吧。

  沈曦趴在案上,闲着也是闲着,看到那本《洛阳杂记》也在一边摞着,就抽出来随手翻开看了看。

  洛阳是前朝故都,书亦是前朝一位儒生所作,《洛阳杂记》,顾名思义,记载的便是东都洛阳的繁盛之景,内容的确杂乱,衣食住行皆囊罗其中,最后几章则将了一些作者在洛阳所见的奇闻趣事、风土人情。

  沈曦没去过洛阳,没想到前朝时洛阳竟是如此的繁盛,更兼之作者笔墨幽默风趣,她打开之后,一页一页往外翻,竟一时看得忘了时辰。

  阖上书的时候,才发现天色已是不早,快到了徐述下衙的时候,沈曦便赶紧将抽出来的几本兵书都归置好,放在原来的位置上,至于手中的那本《洛阳杂记》……她没舍得放回去,拎着回了卧房。

  反正她只是看一本杂记而已,徐述应当是不会怀疑的,想着,沈曦反而没有顾虑了,又继续看了好几页,直到小鹂在外面喊,“王爷回来了。”

  *

  膳房端上今日的晚膳,案上摆着一钵子酥油饼,一小碟芋煨白菜、松菌抄口蘑,一大碗飘着紫菜、虾肉的芙蓉豆腐汤,荤菜是一盘虾饼和糯米鸡。

  沈曦似乎胃口很好,边拨虾边吃糯米鸡,嘴角都黏着油乎乎的白米粒。

  徐述回来的时候已经知道沈曦去过书房了,难道是看到了喜欢的书?他可是记得小妻子不爱看书。

  徐述用竹著夹起一只炸的金黄酥脆的虾,放下竹著,骨节分明的大手熟练的掐掉虾头,从虾腹下手撕开虾皮,一点点的撕到虾尾,再一掐,一颗完整的虾肉就躺在了他的掌心。

  沈曦只爱吃虾肉,即便是炸的酥脆的虾也只吃肉,前世徐述就是这般给她剥的,不厌其烦,差不多他剥完,一盘虾沈曦也就吃空了。

  一如现在。

  沈曦吃一颗,徐述就给她剥一只。

  直到沈曦吃完,才发现盘子里虾去盘空,而徐述那双修长的手上也尽是黄橙橙的虾油。

  他接过书彦递来的帕子,慢条斯理的擦手。

  昏黄的灯光下,男人垂着眼睑,细细的擦着手上的污渍,眉眼如刀裁一般柔和而俊美,也为他添了几分烟火气。

  仿佛是感觉到她灼灼的盯视,徐述忽的抬头,将她窥探的目光逮个正着,嘴角攒出一个极淡的笑涡,声音清冽而悦耳,“在看什么?”

  沈曦心一跳,立刻低下头,眼观鼻鼻观心,局促道:“没、没看什么。”

  徐述将最后一颗虾仁放在了沈曦的盘中,柔声道:“平西侯世子那边,今日我已经亲自上门道谢了——最后一颗了,晚上不要吃太多,不好克化,明天我早晨命人去东市替你捞一筐新上的渭河虾。”

  沈曦默默点头,薛从湛不喜欢她,她不去虽显得没诚意,但怕是对方也不想见她,吃了虾仁。

  虾油酥香,虾肉鲜美紧致,在舌尖炸裂出美妙的滋味,可沈曦却越吃越觉得苦涩。

  转眼到了晚间歇息时。

  徐述饮完了汤药,在净房洗漱,沈曦坐在菱花镜前通发。

  沈曦的长发如缎子般乌黑油亮,散在她的身后,便衬得她腰肢愈发纤细。

  她竖着耳朵,手中的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划拉着,看似在梳头,实则在听徐述的动静。

  净房中水声渐悄,须臾,徐述揭帘而出。

  沈曦立马坐正,手中的动作加大,猛地往下一梳,梳到打结处,可惜没控制好力道,扯到了头皮,疼得她轻“嘶”一声。

  “别动。”

  徐述走过来,从她的小手中拿过梳子,将那缕打结的青丝用手一点点分开,再用梳子梳顺。

  梳好了沈曦就坐不住了,屁股一抬就要起来,徐述就扶着她的腰,将她固定在梳背椅上。

  淡淡的皂荚香和药香萦绕在空气中,徐述身子前倾,领口滴落几颗尚未擦干净的水珠,炽热的气息喷在沈曦的脸上,令她心跳如雷鸣般不知所措。

  徐述却仿若不知般,抚了抚她如瀑的长发,“今日都找了些什么书看?”

  “一些杂记……《洛阳杂记》。”

  “喜欢吗?”

  “喜欢。”

  “若是喜欢,明日我带你再去挑几本。”

  “好,好啊……”

  沈曦脑袋晕晕的,徐述离她越来越近,薄唇在她的额上轻轻一点,如同放了把火般,沈曦的身子就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