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5节(1 / 2)





  梁玉馨得意地笑笑,“我认识了两个小姐妹啊,她们有时候来找我说话,看我做衣裳,我听了不少八卦呢。”

  陶睿轻笑出声,“行,那咱们就住在这,让你多长长见识。”他把烤好的鱼递给梁玉馨,两人并肩坐到树荫下,吹着凉风,吃着烤鱼,也很有一种悠闲的感觉。

  下山回家后,陶睿就把一条烤鱼送去二老房里。

  二老既惊讶又欣喜,宋灵芝夸了陶睿几句,下意识就想把鱼送灶房去。

  陶睿拦着她说:“刚烤的还热乎呢,爹,娘,你俩赶紧吃。这可是我孝敬你们的啊。”

  陶贵笑道:“知道你孝顺,这不吃过饭了吗?留着晚上吃吧。”

  “一条鱼能占多大地方?这才两斤的鱼。快吃吧,尝尝我烤鱼的手艺咋样?要是好吃,以后我再烤个鸡孝敬你们。”

  二老听他这么说也就坐在一起吃了,他们没觉得小儿子能烤好,一点没抱期望,谁知鱼肉一入口竟然很不错。鱼处理得干干净净,火候也正好,还不腥气,淡淡的咸味反而凸显了鱼肉的鲜嫩。

  两人不知不觉就吃没了半条。宋灵芝反应过来,忙说:“剩下的给孩子吃吧。”

  “哦。”陶睿看看他们,慢悠悠地说,“儿孙多了就是不好,哪哪都不公平。爹娘越想公平吧,下头的儿孙越不满。照我说,你俩就别管我们,自己好好享受。

  我们五个儿子孝敬你们,我们自己的小家自己照顾,谁都高兴。你们信不信,这鱼肉分给孩子,他们就会嫌我不多带两条回来,还要抱怨你给别的孩子吃的肉更嫩更大块儿,自己的孩子吃亏了。”

  陶贵和宋灵芝已经做大家长很多年了,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想过。儿媳妇私下里抱怨也不会抱怨到他们面前,他们自然没注意。但陶睿一说,他们立马就想明白了。

  这种事常有,他们给孩子分一块饼干,就有嫌这块小了、那块脏了的。分糖也要盯着有几块儿,分面条都恨不得数数一人几根。然后拿饼干糖果来孝敬他们的儿子还会不乐意,谁让他们分给别人了。

  这其实是常态,他们也习惯了。

  但其实他们要是想自在乐呵一点,就像陶睿说的,享受孩子的孝敬,让儿子去照顾孙子,给五个儿子啥东西都一样多,那才是真的一碗水端平啊。反正他们本来也没偏心谁,这样会不会矛盾更少点?

  两人想着事儿已经把鱼吃光了,大概潜意识已经习惯听陶睿的“歪理”了。

  陶睿乐呵呵地帮他们扔了鱼刺,又和他们说:“过几天我和大丫就结婚了,我打算带她去拍结婚照。爹,娘,你俩想不想拍?”

  “我们一把年纪了拍啥照,怪贵的,你想拍就去吧,正好到时候贴你那屋墙上。”

  宋灵芝答应得很痛快,老五都说不添置东西了,就拍一张照片有啥,拍呗。

  她就没想到,陶睿拍的可不是一张。

  第83章 痴恋玛丽苏的恶毒男配11结婚二合一

  陶睿是带梁玉馨去市里拍的,市区大,繁华点,照相馆的拍照技术也好不少。

  去之前,他先在镇上取了两套绿军装,这是他第一次去黑市就跟人订好的,绿军装难弄,这么些天才弄到。两套衣服就花了三十块,顶村里的壮劳力五个月赚的钱了。

  不过这是这个年代最时髦的衣服,两人换上坐着汽车去市里,一路上人们都在看他俩,到照相馆那老板都说穿这样拍出来最好看,这钱花得值。

  陶睿他们拍照是排着队的,不过前头的人都是拍一张就走,等待的时间并不长。排队期间,梁玉馨就指着墙上的大相框对老板说,“待会儿给我们拍十张,有大有小都放在这样一个大相框里,挂墙上好看。”

  老板愣了,“啥?拍十张?”排队的其他人都忍不住看过来。

  梁玉馨笑着点点头,“老板你能帮我们借到衣裳吗?我俩自己带了一套,还有身上的绿军装,你能不能帮我们借个中山装和列宁装?十张照片换换衣裳好看。”

  这是市里最大的照相馆,但拍十张还买大相框,仍旧算得上大客户。有钱赚啥事都好办,老板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借,这对他来说不算个事。

  接着梁玉馨看看排队的进度,让陶睿继续排着,她就跑供销社买裙子去了。先前卖人参得了好多票呢,镇上一条漂亮的裙子都没有,市里的供销社才有。

  梁玉馨看到了大家眼中最漂亮的裙子――布拉吉。就是短袖连衣裙,白色的和碎花的卖得最好,还有格子的、颜色艳丽的。

  梁玉馨饶有兴致地挑了半天,最后挑了一条纯白色的连衣裙,翻领,领子不是尖尖的衬衫领,尖头是圆润有弧度的,还在尖头点缀了红色的扣子。这红色的扣子是点睛之笔,裙子上半身中间就是一竖排的红扣子,一下子给简单的白裙子增添了活泼的色彩。

  裙子的袖口还是略微抽起的,就是不太明显的泡泡袖,比其他简单的短袖好看很多,腰间还有一条布腰带,显得裙型更好了。

  这条裙子也比其他的贵一些,梁玉馨给了布票还花了十块钱。她又给陶睿买了一件白衬衫就赶快跑回去了。

  很快就轮到了他们拍照。两人先穿着绿军装拍了一张,他们并肩坐在板凳上,露出喜悦的微笑。

  摄影师拍完还愣了下,随即道:“这样好,多笑一笑,好看。下一张就站着拍吧。”

  梁玉馨便说:“师傅,您看照相馆东边有个桥,咱们去那拍吧,拍了外景我们加钱。”

  老板听见了立马过来说:“换换风格也不错,那就去外头拍。”

  陶睿和梁玉馨跑到桥上就给自己找好了背景,有涓涓的小河,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。陶睿指着远方,梁玉馨则笑着朝他指的方向望过去。摄影师拍完都忍不住和老板嘀咕,“这俩人不会是同行吧?比我还会,这拍出来真好看。”

  “那你就好好学着点,以后推荐给别人拍,记得外景加钱。”老板乐呵呵地,觉得这对新人挺有意思的,主动问他们还要怎么拍。

  两人决定在照相馆门前拍一张,留个纪念,他俩是在这家照相馆拍的照片呢。

  他们就穿着军装站在照相馆的牌匾下,镜头中不但拍到了照相馆,还拍到了两侧的房屋和门前的街道,那是独属于这个年代的特色。虽然这张照片在老板等人眼里没什么特别,不明白为啥要拍普普通通的房子和照相馆牌匾,但不得不说,两人笑得好看,在镜头里就已经很好看了。

  接下来陶睿和梁玉馨开始换衣服,先换了老板借来的中山装和列宁装,一个站着、一个坐着。还有两人并肩站着的,有点正式的感觉。

  又换了他们在村里穿出来的衣裳,拍了坐在窗边喝茶,还有坐在墙根的小板凳上看书,特别有生活气息。

  接着换了梁玉馨感觉最漂亮的白衬衫和布拉吉。先拍了个梁玉馨挽着陶睿胳膊笑容灿烂的,老板和摄像师对视一眼,感觉这小两口真是有点异类,别人就算结婚了来拍照都紧张地没个笑脸,更别说挽胳膊了,但两人的样子真好看。

  陶睿又借了老板的自行车,梁玉馨坐在后车座上,一手抓着陶睿腰间的衣服,一手冲镜头摆手微笑,陶睿也侧过脸看向镜头。他们怕抓拍不到,还特意让摄像师连拍了三遍。

  最后一张,拍的是两人在树荫下相视而笑。这张倒是没牵手也没离得太近,但不知为什么,别人看着他们在大树下对望微笑的样子,就是体会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。好像看到他们的样子就感觉很幸福。

  十张照片都拍完了,陶睿大方地给了老板双倍的钱,谁让他们这么能折腾呢。这年代可不流行换衣裳换地方这么变着花样的拍。

  不过老板和摄像师都觉得挺新鲜的,其他围观的人也乐得看热闹,动不动还起哄两声,整体拍下来大家都很欢乐。